招商引资 招才引智

扫一扫
手机浏览

智能推荐
项目人才资讯

选择山东> 城市要览> 济宁> 营商环境

济宁高新区充分发挥新旧动能引领示范作用

来源:蓼河先声2019-06-05 10:44

为充分发挥高新区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中先行先试、引领示范的作用,近年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发展新动能。以“发展高科技、聚集新产业、培育新动能”为核心,牢牢把握“三次创业”使命担当、“三区共建”战略方向,“三大变革”基本路径,高标准打造“一区十园”,集中突破“六大产业”,加速推进产城融合。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地位,打造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增长极。

突出优势企业  培育内生新动能

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要求,高新区聚焦优势企业,在扶优扶强上精准发力,建立梯度企业培育机制。建立企业梯队培育目录,一企一策,培育一批瞪羚、单项冠军和独角兽企业,形成强企领航、梯次跟进的企业发展格局。

同时,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加快实施以机器换人、企业上云为核心的企业技改振兴工程,建设智能化示范工程,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重点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强力推进提质增效创品牌,弘扬老品牌,做强大品牌,培植特色品牌,打造百年品牌,推动品牌优势向价值优势转变。

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方面,实施企业上市融资倍增、金融资本高地聚集、助力企业融资破解、防控金融风险化解、金融监管服务提升“五大计划”,发挥过桥、产业基金的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力争到2022年,培育销售收入过千亿企业1家、过五百亿企业2家、过百亿企业4家、过50亿企业5家、过10亿企业20家,形成“头雁引领、雁阵跟进、群雁齐飞”的格局。

突出创新驱动 发展增强新动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建成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骨干企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山推、如意、辰欣等大型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共性技术公共研发平台,支持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开放式运营,实施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建设科技创新重大平台体系。面向科技前沿和高新区战略发展需求,围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产学研基地、大学科技园为依托,强化与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工信部电子五所、山东大学、山东省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健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为依托,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强化知识产权布局和运营,释放知识产权市场价值。

同时,完善科技企业创业孵化体系。提高产学研基地、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以及各类众创空间的孵化服务能力,构筑“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孵化链条,提高孵化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企业毕业率。

突出体制机制 创新激发新动能

以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建设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建立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通过强力攻坚一区十园、创新要素配置机制、改革管理服务体制、强化“放管服”改革等方式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新动能。

在强力攻坚一区十园上,充分发挥园区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主力军、主战场、主阵地作用,以实行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园区为目标,建设基础设施完备、项目承载能力强、服务配套体系健全的专业园区。在创新要素配置机制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处置“僵尸企业”,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建立工业用地弹性供地机制等新模式,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改革管理服务体制上,优化组织架构,推行“大部制”管理,形成“大建设”“大经济”“大执法”“大社会管理”“大服务”“大招商”等管理机制。同时,强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做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完善容缺受理、“多评合一”等审批机制,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面实施“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清单制度,全力打造审批效率最高、审批事项最少、政务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

健全保障机制 支撑新动能发展

新旧动能是推动传统产业换发新活力、新兴产业成就新引擎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新区通过强化组织、人才、政策、产城融合等方面健全保障机制,支撑新动能发展。

在强化组织实施保障方面,成立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引领区建设和发展;深化“亩均论英雄”理念,建立符合高新区实际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创新绿色发展机制,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标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同时,强化人才支撑保障。以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领,把人才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加速聚集高层次创新团队、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等,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依托大学园、留学生创业园、国际合作基地等平台,吸引更多海内外创新人才;依托济宁技师学院等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工学一体双元制培养模式。

在强化产城融合保障上,推进海川路两侧开发建设,形成核心城市主轴;建设西浦路产业发展轴;实施“引泗入蓼”计划,加快河湖水系贯通;突破智慧社区、智慧校区、智慧厂区建设,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营造普惠化的智慧生态。  

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先后出台了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创新鼓励、退城进园、成立基金等系列支持新旧动能转换政策。强化项目带动保障。把重大项目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和内生动力,每年策划论证、筛选确定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项目,为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到2022年,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将在质量效益、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新旧动能迭代更替新格局,全面形成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纺织服装三个“千亿级”和信息产业、医养健康、新材料三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将高新区建设成为济宁产业发展的先导核心、科技创新的战略支点、改革创新的示范样板,全面提升高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担当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增长极。(孔茜)

编辑:徐星航
相关推荐

资讯要情

投资动态

重要会议

重大活动

产业新闻

山东优势

完善的基础设施

开放的投资环境

巨大的消费市场

丰富的人力资源

完备的产业体系

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

不断释放的创新活力

服务型的政府机构

国际化的生活环境

深厚的文化底蕴

城市要览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德州

临沂  聊城

滨州  菏泽

十强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新能源新材料

现代海洋

医养健康

高端化工

现代高效农业

文化创意

精品旅游

现代金融服务

产业项目库

招才引智

人才政策

人才需求

人才信息

经济园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落户山东

设立变更

社会保障

纳税缴费

涉外服务

其他

合作案例

外商投资

重点投资

人才引进

跨国公司高管访谈

联络我们

政府职能部门

投资促进机构

省政府驻外经贸代表处

各市服务机构

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