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 招才引智

扫一扫
手机浏览

智能推荐
项目人才资讯

选择山东> 资讯要情> 产业新闻

“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绘就新画卷

来源:2019-01-30 09:54

华灯初上,驾车驶在城市中轴东莞大道上,途经城市地标民盈·国贸中心,以及两旁林立的高楼,一路星似雨,灯如画,流光溢彩;不远处的鸿福路站,熙熙攘攘的人群脚下,是昼夜穿梭的地铁2号线;再远一些的同沙生态公园,青山逶迤,绿水环绕,栖居的候鸟一年比一年多,晚锻炼的人们怡然自乐……

距离城市中心区20公里的虎门高铁站,每天18对列车往返于东莞与香港西九龙,对于众多创业者、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来说,一天穿梭于香港、深圳、东莞多个城市之间的跨境工作生活,已经变得习以为常。攒动的人头,向前的脚步,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

站在新起点,东莞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建设的召唤中,主动拥抱湾区时代城市群发展潮流,以更加现代化、国际化的姿态,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在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蓝图中,东莞正在绘就一幅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都市画卷。

城市品质更有提升▶▷

打造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温暖如春的冬日,“莞邑春晓”2019东莞草坪新年音乐会在东莞市民中心广场奏响。高楼与绿树间,乐团演奏旋律悠扬,艺术家歌声曼妙,观众们笑容灿烂。在文化的滋养下,这座工业城市不知不觉间,变得柔软与浪漫。

“这是东莞用文化涵养城市,用艺术提升城市品位的追求和努力。”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化馆馆长戴珩评价。

地处穗深港经济走廊的东莞,一直被视为通道型城市,依靠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系吸纳来自全球的资源,成为令人瞩目的国际制造名城。近年来,东莞生态环境和城市设施都有了较明显提升,但城市内涵、格局、功能和文化实力却存在短板,特别是与广深等一线城市环境反差不小。新一轮的城市竞合与产业升级中,东莞提升城市品质的需求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

“我们必须强化‘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人才’的理念,坚定‘产城人’融合的方向,力争通过三五年时间的努力,实现城市品质内涵的跨越,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的这一段论述,成为凝聚全市各界力量、提升城市品质的共识。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报告则进一步提出,东莞已进入城市带动经济社会综合转型的新阶段,必须以参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为契机,以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化标准,抓紧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品质内涵,加快推动城市升级。

交通网络的多元化、快速化被认为是湾区资源融合集聚的重要核心。立足作为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特点,东莞不再满足于做单一的产业之城,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将东莞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迈向重要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随着虎门二桥的建成通车,深茂铁路、莲花山过江通道等跨珠江口通道建设,东莞将搭建起整个大湾区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一条重要连接轴,成为东西两岸半小时经济圈交会的核心区域。赣深客专东莞段、佛莞城际的加快建设,穗莞深城轨的开通,东莞将构建对接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同时,大力推进与广州、深圳7条城市轨道的连通,则体现了东莞全面对接大湾区两大中心城市的力度,有望形成交通互联、产业互动的合作发展新格局。

有了畅通的血脉之后,还需要有强大的心脏。东莞提出按照“多中心、分片区、网络化”的发展理念谋划城市发展,加快建设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的都市核心区空间格局。中心城区充分发挥“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香”的山、水、城共融的空间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首位度;松山湖坚持“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着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科技新城;滨海湾新区则围绕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定位,打造兴业宜居智慧湾区新城、东莞未来发展新引擎。

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则更体现了一座城市品质的“软实力”。东莞下一步将推动从“打响”到“打好”治水攻坚、蓝天保卫、净土防御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展开水清天蓝土净地绿的美丽东莞的如诗长卷;通过违建治理、优化市容、数字管理等方式,以“绣花”功夫精心雕琢城市之美。

产业更有竞争力▶▷

多项指标排在全省地级市首位

湖光山色的集群欧式建筑,日夜拉响的小火车汽笛,让人仿佛置身美轮美奂的欧洲小镇,去年以来,东莞松山湖畔“华为小镇”热度持续不减,频频刷屏成为全国“网红”。在华为终端东莞松山湖基地,从送料开始到包装出货,120米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每隔28.5秒,就有一台华为智能手机下线。

“华为小镇”不远处的国际机器人产业项目正在快马加鞭建设。1个月前,顺丰东莞科技创新基地等22个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项目落地松山湖,总投资近140亿元。世界机器人领域专家、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说:“几年后,松山湖将诞生一批世界级的技术型企业,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历经十余年规划建设,2018年,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在东莞建成投用,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逐渐在东莞迎来“高光时刻”,开启了东莞由“科技应用”向“源头创新”迈进的新征程。按照构想,东莞还将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在此地重点规划建设面积达53平方公里的中子科学城,其中就包括吸引南方光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更多重大基础科学平台在此落地、聚集。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体系合作的重要产物——“中子源-光明科学城”主通道的规划建设也在2019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浮出水面。报告提出,东莞将加强与深圳光明科学城、港深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协同合作,推进“中子源-光明科学城”主通道规划建设,增强重大科学设施集聚协同效应,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从无人车间到机器人产业集群再到大科学装置,都成为推动东莞制造迈向高品质的强大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正日渐成为一个紧密联系、有机协同的经济体。正是这样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产业优势,构成了东莞在大湾区城市群的独特优势。“把创意变成模型,在其他地方需要一个星期,但在东莞只需要一天。”拜奥雅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周振滔这样说。

目前,东莞全市集聚了115万家市场主体、超过15万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排名全省第一。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比重持续提高,已分别达到了52.5%和39.1%。

截至2018年底,东莞拥有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到5798家,全市R&D经费占GDP比重预计达2.55%,高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预计分别增长20%和40%……多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排在全省地级市首位。

大湾区建设的东风中,东莞进一步确定了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目标,热切拥抱面向未来的产业,提出用7年时间,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五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千亿集群和城市产业新支柱。

“东莞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将进一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群的融合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实现产业升级。”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认为。

为了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2017年试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的基础上,东莞于2018年又推出了“倍增新10条”政策,在产业、人才、资本、土地、服务等领域对实体经济进行扶持。去年前11月,286家市级倍增试点企业中,26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95.75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680.49亿元,同比增长8.5%。东莞“倍增计划”的成功经验还被吸收进广东省“实体经济新十条”。

非公经济为东莞贡献了超过九成的国内生产总值、九成的税收和九成的技术创新成果。去年11月,东莞发布了《进一步扶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1+N”政策体系,针对企业揽订单、控成本、稳周转、扩投资、增能力等难题,拿出了“非公经济50条”政策。2018年—2020年3年预计将为非公企业减负近300亿元,并为全市企业带来超过400亿元金融支持,财政资金还将投入超100亿元加快非公企业转型。

“公司和城市发展相得益彰。我们对东莞的投资环境有信心,也相信企业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东莞市引进的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东莞雀巢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说。

对外开放更有优势▶▷

位列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三

1月的东莞港,海面如银河落地波光粼粼,目所及处全是集装箱、装载机、卸载机和各式各样的吊车、拖车,繁忙的货运巨轮正在港口进出。去年,东莞港新增6条航线,构建了覆盖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定点定班驳船运输网络,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跃居全球前40位。

四年磨一剑的虎门港综合保税区,于去年10月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作为目前我国除自贸区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便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保区的获批进一步打开了东莞对外开放的大门,将成为东莞承接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政策和融入广东自贸试验区的重要平台。

从东莞港往北40余公里,来到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在这里,一排排码垛整齐的集装箱,通过每周开行的“粤满俄”“粤新欧”“中韩快线”班列,将东莞制造带向全球各地。去年,基地启用多式联运业务,东莞始发中欧班列货运量增长42%。

对外开放是流淌在东莞血液里的基因,外向型经济是东莞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近年来,东莞以构建国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为契机,谋划进入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2.0时代。

2018年,东莞进出口总额突破1.3万亿元,排名全国第5,增长超过10%;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350亿元,增长120%,位居全国第一。在海关部门公布的“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东莞连续两年排名第三。

——加工贸易转型不断为全国探路。目前,曾在东莞开展过加工贸易的10572家外资企业中,已有5912家从加工贸易全部转化为一般贸易。而在剩余的4660家加工贸易企业中,43%的企业已拥有自主品牌,36%的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实现了从利用外资“借船出海”转型为自主创新“造船出海”。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贸区网络加速形成。2018年,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2389.5亿元。东莞商品南非展销中心在南非多个城市开设了6家门店,包括唯美陶瓷、以纯服装等东莞制造知名品牌,都从该中心销往南非各大城市。经过两年的发展,中心已经成为粤港澳与南非两地商业交往的重要“桥梁”,被南非经济发展论坛主席达瑞尔博士点赞称,开创了“新平台,双中心”的模式。

——推动企业海外建厂积极“走出去”。截至2017年底,全市“走出去”企业超过370家,投资总额超过11.6亿美元,海外投资年均增长超过10%。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的第二个重大投资项目“埃塞-中国华坚国际轻工业城”,目前已有6家企业入驻,解决了当地8000余人就业问题,累计出口创汇1.5亿美元。作为中国优势产业走向非洲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坚定地说,“未来华坚集团将把埃塞俄比亚的成功案例带到更多国家,实现华坚在全球最不发达地区解决10万人就业的目标。”

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球网络的互联互通加速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为东莞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站在新一轮的起点上,东莞还将继续努力撬动起一个更深入、更全面、更多元化的开放格局。

体制机制更有活力▶▷

最快一个工作日拿营业执照

今年1月1日起,《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元旦后的首个工作日,东莞就发出了全市首张“淘宝”营业执照。针对大部分小微电商经营者缺乏实体经营地的困境,东莞市深化商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基地打造了平台网店聚集地,实施免费登记托管、税收返还、全程电子化登记和集群注册模式,并应用了人脸识别技术为自然人网店登记提供便利。

实现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都市环境,需要更优的营商环境,放眼全国,一场制度改革创新的竞逐已然展开。东莞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其中对标国际化高标准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成为新时期东莞改革的重头戏。

2018年,以省赋予开展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东莞部署了八个方面38项改革任务,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成为审批流程最优、开办企业最快、收费项目最少、经营成本最低、服务效率最高、企业群众办事最方便的营商环境高地。

开办一家企业需要多长时间?一直是观察一个地方营商环境众多指标中最受关注的一项。如今在东莞,开办企业最快一个工作日就能拿到营业执照,三个工作日就能领到“出生证”,这一快到飞起的速度,已经达到全球前20名经济体水平。

“互联网医院牌照属于营业执照后置审批事项,健客联合线下实体医疗机构成功办理互联网医院营业执照,马上可以在获得当地卫计等部门许可后开展经营活动。”广东健客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CEO谢方敏说。在市商事制度改革综合试验基地,健客在一个工作日内拿到互联网医院营业执照,刷新了目前国内审批效率的纪录,企业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发展红利。

商改解决了企业“出生的障碍”,东莞又着力推行项目投资建设审批制度改革,以解决企业“成长的烦恼”。“以前要交19项材料,厚厚的一摞,现在只需要交两份材料、盖两个章就行了。”接过一份“施工图审查备案凭证”时,东莞市大业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叶女士感慨地说。在位于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实体审批大厅,叶女士仅用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华为松山湖终端项目一个小建设工程的施工图审查业务。

从时间、程序、成本上发力,擦亮效益、速度、服务的“金字招牌”,一场面向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探索正在东莞展开。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使得东莞的效率和营商环境被企业和机构高度认可。2018年东莞产业招商大会上,包括紫光芯云产业项目在内的29个高端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落户东莞,协议投资金额超过4000亿元。在中国社科院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东莞跻身全国第1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2017)”中,东莞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在全国285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如今的东莞,立下了“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目标愿景,从理念设计到政策制定再到落实执行,强烈共鸣与合力在同一个方向凝聚、升腾。


编辑:吴海霞
相关推荐

资讯要情

投资动态

重要会议

重大活动

产业新闻

山东优势

完善的基础设施

开放的投资环境

巨大的消费市场

丰富的人力资源

完备的产业体系

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

不断释放的创新活力

服务型的政府机构

国际化的生活环境

深厚的文化底蕴

城市要览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德州

临沂  聊城

滨州  菏泽

十强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新能源新材料

现代海洋

医养健康

高端化工

现代高效农业

文化创意

精品旅游

现代金融服务

产业项目库

招才引智

人才政策

人才需求

人才信息

经济园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落户山东

设立变更

社会保障

纳税缴费

涉外服务

其他

合作案例

外商投资

重点投资

人才引进

跨国公司高管访谈

联络我们

政府职能部门

投资促进机构

省政府驻外经贸代表处

各市服务机构

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