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 招才引智

扫一扫
手机浏览

智能推荐
项目人才资讯

选择山东> 资讯要情> 投资动态

山东人不再靠拼酒、拼政策搞“双招双引”了

来源:大众日报2018-11-30 13:16

当前,全省上下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地,各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热情高、干劲大。在全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地观摩会前夕,大众日报派出评论员小分队,分赴全省各地进行调研,听真话,察实情,解难题。

谈到“双招双引”,干部群众对改变过去“血拼招商”的方式尤为关注。有人表示,山东人过去招商就是先干一碗酒,酒喝到位了,投资也就到位了;还有网友认为,有的地方招商就是一股脑扔出好多优惠政策,先砸晕你再说……

小分队一路探访,一路思考,撰写三篇评论员文章《拿出拆解八千零部件的专业精神》《招引龙头项目要有“大手笔”》《要用“绣花”功夫做好服务文章》,11月27日-29日在大众日报一版刊发,解答推动项目落地的密码。现将精彩之笔辑录如下,以期引发共鸣,推动工作。

●领导干部对产品技术不熟悉、专业术语听不懂,和企业家交流,除了讲讲优惠政策,剩下的都不在一个频道上,这样招商能不能行?

实现高质量“双招双引”,专业精神比“血拼政策”管用,这在发展实践中屡屡得到验证。

威海高新区的打印机产业,经过多年发展,面临转型升级、产能外迁的巨大压力。为吸引更高技术含量的A3打印机项目落地,负责招商的同志把打印机拆开,七大系统、八千多个零件,分门别类研究一遍,梳理出110多家供应商,一家一家去谈,精准到部件的产业链招商,带起一个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拆解八千个零件,传递的是实干作风,体现的是专业精神。

新旧动能转换,要靠一个个的项目来完成。现实来看,那些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在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等层面有大量具体问题需要协调解决,对招引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比如,我省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涉及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量子通信等诸多前沿领域。

●同样工作在“双招双引”一线,有的干部逢人就笑、百问不烦,不分节假日,长期在外跑项目,有的却在那里坐等项目和人才上门,问起优惠政策甚至要现找文件。什么样的人才能负责“双招双引”?

提倡专业精神,就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到招商一线走一走,那些工作富有成效、办法多、路子广的同志,基本上都是“半个专家”,对所关注行业里的重点企业、重点人才、技术研发、销售市场等情况了如指掌,项目一旦遇到问题,,协调各方响应解决的速度之快,甚至超出投资方预期。专业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成为“半个专家”的背后,往往是对行业发展动态、技术升级方向、高端人才流动、当地产业配套等诸多方面长期的跟踪与钻研。事实证明,这种专业素养,有效降低了沟通成本,有助于赢得企业认可,是招商诚意的最好展现。

当然,提升招引专业化水平的路径不只成为专家这一条。有的地方打破身份限制,聘请高端专业人才,给予高年薪,压上重任务,充分调动起积极性;有的地方委托专门机构招商,财政设立委托招商专项经费,对招引来大项目的投资机构给予重奖;有的对招商部门进行全员KPI考核,领导和员工全部肩扛指标,招商目标多少,完成了多少,全部公示出来,这些都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只要满足省委提出的“一个符合、三个有利于、一个前提”,各种方法手段完全可以大胆探索尝试,条条大路通罗马。

●支撑性强、带动力大的大项目、好项目,历来属于区域竞争的“兵家必争之地”。招引龙头项目,难度高、回报也大,怎样才能招来?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引来一个大项目,带来一条产业链,造就一个新产业,催生一个新基地,是不少地方进位争先、弯道超车的经验之谈。要让“金疙瘩”落地,却并不容易。

比如,“缺芯少面”一直是我省高端制造的一个突出短板,但无论是芯片,还是面板,技术和资金的门槛都很高,几条生产线一上,数百亿元的投资一年就能花掉,往往需要地方政府在“找人”和“找钱”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持。重庆的液晶面板项目、南京的台积电项目,当地都以各种方式支持或跟投了上百亿元资金;国内首个CIDM集成电路项目能够落户青岛,填补我省集成电路产业的空白,也离不开当地在资金合作和产业人才培养上强有力的支持。

高人一筹的“大手笔”,需要高人一筹的战略眼光和发展胆识。一个新项目有没有前景,值不值得出大本钱,需要对行业发展大势、技术升级方向、产品市场前景等多个方面作出准确而精到的判断,是一项高难度决策。一旦把准了,就要紧紧抓住、全力以赴,否则,研判失误或者犹疑不定,就有可能丧失良机,导致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有没有大“大手笔”,关键看领导干部。省委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是“双招双引”的“第一环境”,也是第一责任人。到各地看一看,那些大项目、好项目最终能够落地,往往跟一个地方主要领导干部的努力有着直接关系。显然,主要领导亲自出马抓项目,更显招商诚意,更能带动士气,也有助于更快解决问题。

●一些地方工作作风“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不仅难以成事,难免还要出事。怎么干才能保证项目又快又好的落地?

优质的服务保障,健全的服务机制,是项目落地的重要保证。一个地方项目落地的快与慢、好与坏,往往就是在项目服务保障上分高下、见真章。

推进项目落地,其实就是一个“绣花”的过程。搞好项目服务保障,就是要在项目所牵涉的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穿针引线,勾经连纬。

绣花,首先考验眼力,讲究的是视野、格局。绣花人下针前,无不勾勾画画,反复琢磨,画定图谱后才动手。同样,项目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配套服务机制要讲究相互配合,互成犄角、形成合力。

绣花,同时是个精细活。当前,在新一轮“双招双引”中,各地引进的项目往往都主打新动能,对准“高尖精”。一些项目在创新链的端口前移,价值链的位置提升,对服务保障的内容、方式、机制都提出了更高更细更具体的要求。只有对准项目个性化、细分化需求,千方百计地提供针对性服务,才能真正做到“用户至上”。

绣花既纷繁复杂,又单调枯燥,没有毅力很难坚持到底,有始无终者比比皆是。在这一意义上讲,绣花需要的不仅是高超的技术,更要有匠心、细心、耐心。当前,各地一些大项目、好项目,往往专业度、复杂度高,跨度大、周期长。推进项目建设,就既需要精心,也需要耐心,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行;违反客观规律,超越发展阶段也不行。

编辑:韩静静
相关推荐

资讯要情

投资动态

重要会议

重大活动

产业新闻

山东优势

完善的基础设施

开放的投资环境

巨大的消费市场

丰富的人力资源

完备的产业体系

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

不断释放的创新活力

服务型的政府机构

国际化的生活环境

深厚的文化底蕴

城市要览

济南  青岛

淄博  枣庄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德州

临沂  聊城

滨州  菏泽

十强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新能源新材料

现代海洋

医养健康

高端化工

现代高效农业

文化创意

精品旅游

现代金融服务

产业项目库

招才引智

人才政策

人才需求

人才信息

经济园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落户山东

设立变更

社会保障

纳税缴费

涉外服务

其他

合作案例

外商投资

重点投资

人才引进

跨国公司高管访谈

联络我们

政府职能部门

投资促进机构

省政府驻外经贸代表处

各市服务机构

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