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环境

来源:发布时间:2023-08-31 14:54

枣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 1988 年 12 月,1990 年 11 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 2015 年 2 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位于枣庄主城区,是鲁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人才优势

区内拥有枣庄职业学院、枣庄技师学院、枣庄职业中专等大中专院校5所,在校学生21940人,每年有大中专、技校毕业生6000人,可满足入区各类企业对人才及劳动力的需求。正在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和留学人员创业园;京沪高铁拉进来枣庄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距离,为国际化企业入驻吸引高端人才创造条件。

科技创新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通知》,正式将枣庄高新区确定为2017年度27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之一。这是继2013年枣庄高新区获批建设“锂电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集权管理试点”以来,我区知识产权工作所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近年来,枣庄高新区坚持将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促进政策,推动以锂电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建成3个国家级、9个省级、36个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或实验室。2013年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利申请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截至目前,累计申请专利1810项,授权860项,1项发明专利获5个国家授权。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共申报和实施各类项目870多个,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46项,省级132项。涌现出一批较有实力的品牌企业,1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山东省著名商标。以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龙头,在区内建立了12个孵化基地,3个众创空间,累计孵化企业269家,毕业企业72家,在孵企业153家,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搭建了桥梁。

生态宜居

枣庄高新区处于中纬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兼有南方湿润气候和北方干冷气候的特点,受自然地理环境、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具有光照好、积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   新老城区交互辉映、和谐发展、文化教育、科教金融、医疗卫生、餐饮娱乐、休闲社区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污染型工业,城区绿化率达到60%以上,水、气、声、光等主要指标均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区位交通

枣庄高新区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地处北京、上海南北大通道的中心,是连接华北和华东、沿海与中原的重要通道,串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皖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节点。500公里半径内有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92个,辐射人口6.1亿;50公里范围内有济宁、徐州、临沂等工业较发达的城市,人口近4000万。    中国经济大动脉京沪高速铁路高峰期10分钟一列,年输送旅客单方向8000余万人次。枣庄道北ing获上海仅需2.5个小时,到山东省回济南50分钟,枣庄站客流量每年1200万人次,枣庄市高铁沿线最具有活力和开发潜力的城市之一。京沪铁路、京台高速公路、岚曹高速公路、104国道纵贯东西南北,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距青岛、日照、连云港等沿海港口200多公里。周边分布济南、徐州、济宁、临沂四个机场。

近年来,枣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大力倡树“高、 新、实、优、严”的高新区文化,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产城融合示范片区、中心城区发展高地” 目标定位,以重点项目攻坚突破为抓手,深入实施“链长制”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动,促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智能化发展,成功吸引了吉利集团、欣旺达、海王集团、华润集团、航天科工、人民电器、中国中铁、中国建材等国内外500 强企业投资落户,培育形成了“以锂电为龙头,光电、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大数据、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1+4+1”特色主导产业集群,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阶段,相继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山东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山东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省级科技资源支撑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等荣誉称号,锂电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科技部 2021年度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正全力建设创新创业创富的产业新区,枣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您携手在高新之巅,再创辉煌!


编辑:韩晶晶